行業資訊
陜西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資金補助對象及標準、申報流程
陜西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重點支持中藥材產業、茶產業、乳制品產業、漁業產業等有關內容,詳細的政策內容整理如下,需要申報的企業可隨時咨詢:
陜西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項目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一、中藥材產業
(一)建設內容
按照中藥材產業鏈建設布局,以大宗道地中藥材和區域特色中藥材生產為重點,圍繞《陜西省中醫藥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重點任務,建設道地藥材種苗繁育基地,提高道地藥材良種選育、培育和繁育研發能力,構建自繁體系,加快道地藥材種植現代化進程,提升我省種苗供給能力;建設相對集中連片生態種植、機械化生產、信息化管理的規范化種植基地,提高道地藥材種植規范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支持道地藥材加工基地建設,加強采收、凈選、切制、干燥、分級、保鮮、包裝、貯藏等設施建設提升,配套現代化加工裝備,實現清潔化、連續化、自動化、標準化加工;開展中獸藥研發應用以及中草藥健康養殖,延伸中藥材運用領域,擴產中藥產業輻射范圍,推動中獸藥動物防疫能力提升。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資金補助對象為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基礎,從事各類優勢中藥材相關生產、加工、經營的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其中,道地藥材種苗繁育基地優先支持相對集中連片100畝以上建設;道地藥材高質高效規范化種植基地優先支持相對集中連片200畝以上建設,具體補助對象、主體數量及補助額度由項目縣(市、區)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主體種植生產規模、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綜合生產成本等確定,每個主體補助不超過100萬元。
資金不得采取“壘大戶”的方式補助支持,同一主體不得多頭享受支持內容相近或高度相關的資金補助,承擔省級優勢特色種植業(中藥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與此次支持內容重疊或高度關聯任務的主體不再享受此次省級資金支持。
(三)資金支持環節
資金重點用于中藥材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生產條件改善,中藥材開發與利用等直接相關的環節。包括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新建或鼓勵現有良種繁育基地擴大規模,提高種苗供應能力;道地藥材高質高效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建設;生態種植、機械化生產改造、配套現代化加工,采收、凈選、切制、干燥、分級、保鮮、包裝、貯藏等設施;中獸藥研究開發利用、中草藥健康養殖產品研發應用等環節。
項目資金不與其他中省資金在相近、高度關聯的環節疊加補助。
二、茶產業
(一)建設內容
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陜政辦發〔2023〕13號)有關要求,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重點落實推進品種培優、做強產業園區、提高夏秋茶利用、培強龍頭企業、培育知名品牌等建設內容。
1.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支持建設省級茶樹種質資源圃,加強陜茶種質資源保護開發,開展種質資源鑒定,加快優良茶樹品種選育。
2.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建設。按照《生態茶園建設標準》《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工作管理辦法》標準,建設2個達到全國標準的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試點縣。
3.茶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支持新建或改造夏秋茶加工生產線,開展發酵茶生產,拓展精深加工,開發多樣化產品,提高茶資源利用水平,豐富陜茶產品結構。
4.茶葉龍頭企業能力提升。重點支持國家級鏈主龍頭企業在茶園生產管理、茶葉加工等產業鏈環節,聯合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生產經營主體,新建或改造夏秋茶加工生產線,開展發酵茶生產,拓展精深加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模式,持續穩定帶動農民增收。
5.陜茶品牌建設與產銷對接。構建完善陜茶區域公用品牌體系,強化陜茶產銷對接、市場渠道拓展,提高陜茶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資金補助對象為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基礎,從事茶產業生產、加工、經營的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及開展參與產業技術科研、推廣等重要環節的有關單位,具體補助對象、主體數量及補助額度由項目縣(市、區)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主體種植生產規模、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綜合生產成本等確定。其中生態茶園建設主體每個補助不超過50萬元;陜茶加工主體每個補助不超過100萬元。
1.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由西鄉縣承擔省級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任務,推進茶葉良種收集、保存、選育,完成1000份以上本土茶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探索茶葉資源開發與利用,補助100萬元。
2.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建設。遴選鎮巴縣、紫陽縣建設符合全國標準的生態低碳茶試點縣,圍繞環境優美、品種優良、土壤健康、設施健全、防控有效、數字賦能“六位一體”組織實施,每縣補助150萬元,由縣級結合實際確定建設內容。
3. 茶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支持商洛市提升加工水平、拓展茶資源綜合利用,開發具有鮮明特色、適應市場需求的茶葉新產品,補助100萬元。
4.茶葉龍頭企業能力提升。支持引導國家級茶葉鏈主龍頭企業完善上中下游利益聯結機制,在良種良法推廣、茶葉倉儲流通、夏秋茶資源開發利用,將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農民群眾深度嵌入茶產業鏈,聚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每個龍頭企業補助100萬元。
5.陜茶品牌建設與產銷對接。補助對象為西安、咸陽、漢中、安康、商洛等茶產業重點覆蓋市。其中茶葉品牌培育補助對象為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持有主體及該品牌覆蓋帶動的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按照《陜西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辦法》(陜農發〔2023〕37號),支持每個品牌補助30萬元。產銷對接活動對各市(區)組織產區行、銷區行的產銷對接活動予以補助。其中,每場產銷對接活動補助不超過50萬元,達成意向簽約合作金額不少于1000萬元。
資金不得采取“壘大戶”的方式補助支持,同一主體不得多頭享受支持內容相近或高度相關的資金補助,承擔市場營銷、省級優勢特色種植業(茶產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與此次支持內容重疊或高度關聯任務的主體不再享受此次省級資金支持。
(三)資金支持環節
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資金重點用于茶樹種質資源的收集、鑒定、保存、試驗、試劑設施等;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建設資金主要用于低產低效茶園生態化改造、優質品種推廣、種植生產能力提升、生態低碳茶產品開發和認證等;茶資源綜合利用資金主要用于提升加工水平,試驗開發茶葉新產品;茶葉龍頭企業能力提升資金主要用于良種良法推廣與示范種植、生產加工與倉儲設施配置提升、茶葉產品研發與生產建設等;陜茶品牌建設與產銷對接資金主要用于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標準化生產改造與能力提升、品質控制、品牌形象打造、包裝升級、產銷對接等環節。
項目資金不與其他中省資金在相近、高度關聯的環節疊加補助。
三、乳制品產業
(一)建設內容
針對當前奶牛養殖與生產形勢,圍繞《陜西省乳制品產業鏈提升方案》確定重點內容與工作任務,支持奶牛養殖場(戶)穩定奶牛養殖,保障奶業生產,通過優化養殖設施技術,使用節水、節料、節能養殖工藝,更新生產設備、采購優質遺傳物質、建設飼草料生產基地,有效提升裝備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鮮奶成本,守住“不倒奶、不拆場”底線,幫助養殖場(戶)渡過難關。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補助對象為生產經營穩定,信用良好,且三年內未發生重大疫情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奶牛規模養殖場,優先養殖規模、水平較高,支持聯農帶農效益明顯的主體,每個主體補助不超過100萬元。具體補助對象、主體數量及補助額度由項目縣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主體養殖規模、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綜合生產成本等確定。
資金不得采取“壘大戶”的方式補助支持,同一主體不得多頭享受支持內容相近或高度相關的資金補助,承擔省級優勢特色畜牧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與此次支持內容重疊或高度關聯任務的主體不再享受此次省級資金支持。
(三)資金支持環節
1.奶牛養殖設施裝備提升。重點支持飼草料種植、收獲、加工、貯存及養殖設施裝備升級改造,支持與奶畜養殖規模相適應的飼草料收儲,推進飼草料資源本地化開發利用,加強提升標準化水平的擠奶、防疫、質量檢測等配套設施建設,兼顧依靠自有奶源發展乳制品加工試點。
2.應用先進生產技術。重點支持精準飼料營養、選種選配、健康養殖、飼養管理、疫病防控和環境控制等先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促進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與奶畜養殖融合發展,鼓勵通過社會化服務提高生產技術水平。資金重點用于更新生產環節設施設備、購買遺傳物質、種植飼草和采購飼草設備等,原則性不單獨支持新建和擴建。
項目資金不與其他中省資金在相近、高度關聯的環節疊加補助。
四、漁業產業
(一)建設內容
持續漁業綠色發展重點支持稻(藕)漁綜合種養、大鯢苗種繁育能力提升、設施漁業、漁業資源養護、漁業疫病防控監測等內容。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漁業綠色發展重點支持從事漁業的新型經營主體和水產養殖企業等。稻(藕)漁綜合種養按照400元/畝的標準,年繁育能力達到30萬尾大鯢苗種基地每個補助30萬元,設施漁業按照150元/立方米的標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按照500元/平方米予以補助,漁業資源養護點按照每個20萬元,養殖重點縣區疫病防控監測點每個補助10萬元的標準予以補助。不得采取“壘大戶”的方式支持,承擔中省漁業綠色發展等與此次支持內容重疊或高度關聯任務的主體不再享受此次省級資金支持。
(三)資金支持環節
稻(藕)漁綜合種養重點支持田間工程,完善進排水系統,生產環節技術設施提升,病害防治體系建設,防逃收捕設施建設等環節;大鯢苗種繁育基地支持提升主導品種苗種繁育能力,親本培育、親本保種和苗種繁育,完善繁育設施設備建設;設施漁業重點支持陸基圓桶養殖,包括圓桶安置、進排水系統、尾水處理系統、電力系統以及保溫設施等;漁業資源養護點支持槽道、暫養設施設備等養護示范點基礎設施建設。疫病防控監測點支持樣品的購買、采集,樣品的檢測等。
臥濤集團,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發展成為一家業務廣泛的綜合性企業服務機構,總部位于安徽,并在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地設有分公司。集團專注于抖音短視頻與網站關鍵詞的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咨詢,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與商業計劃書編制,以及專利、商標、版權和軟著的申請與代理。臥濤集團憑借專業的團隊、豐富的經驗及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贊譽。展望未來,臥濤集團將繼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高效、全面的服務,助力企業實現持續發展。15855157003 為您解疑答惑!
陜西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重點支持中藥材產業、茶產業、乳制品產業、漁業產業等有關內容,詳細的政策內容整理如下,需要申報的企業可隨時咨詢:
陜西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項目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一、中藥材產業
(一)建設內容
按照中藥材產業鏈建設布局,以大宗道地中藥材和區域特色中藥材生產為重點,圍繞《陜西省中醫藥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重點任務,建設道地藥材種苗繁育基地,提高道地藥材良種選育、培育和繁育研發能力,構建自繁體系,加快道地藥材種植現代化進程,提升我省種苗供給能力;建設相對集中連片生態種植、機械化生產、信息化管理的規范化種植基地,提高道地藥材種植規范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支持道地藥材加工基地建設,加強采收、凈選、切制、干燥、分級、保鮮、包裝、貯藏等設施建設提升,配套現代化加工裝備,實現清潔化、連續化、自動化、標準化加工;開展中獸藥研發應用以及中草藥健康養殖,延伸中藥材運用領域,擴產中藥產業輻射范圍,推動中獸藥動物防疫能力提升。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資金補助對象為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基礎,從事各類優勢中藥材相關生產、加工、經營的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其中,道地藥材種苗繁育基地優先支持相對集中連片100畝以上建設;道地藥材高質高效規范化種植基地優先支持相對集中連片200畝以上建設,具體補助對象、主體數量及補助額度由項目縣(市、區)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主體種植生產規模、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綜合生產成本等確定,每個主體補助不超過100萬元。
資金不得采取“壘大戶”的方式補助支持,同一主體不得多頭享受支持內容相近或高度相關的資金補助,承擔省級優勢特色種植業(中藥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與此次支持內容重疊或高度關聯任務的主體不再享受此次省級資金支持。
(三)資金支持環節
資金重點用于中藥材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生產條件改善,中藥材開發與利用等直接相關的環節。包括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新建或鼓勵現有良種繁育基地擴大規模,提高種苗供應能力;道地藥材高質高效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建設;生態種植、機械化生產改造、配套現代化加工,采收、凈選、切制、干燥、分級、保鮮、包裝、貯藏等設施;中獸藥研究開發利用、中草藥健康養殖產品研發應用等環節。
項目資金不與其他中省資金在相近、高度關聯的環節疊加補助。
二、茶產業
(一)建設內容
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陜政辦發〔2023〕13號)有關要求,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重點落實推進品種培優、做強產業園區、提高夏秋茶利用、培強龍頭企業、培育知名品牌等建設內容。
1.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支持建設省級茶樹種質資源圃,加強陜茶種質資源保護開發,開展種質資源鑒定,加快優良茶樹品種選育。
2.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建設。按照《生態茶園建設標準》《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工作管理辦法》標準,建設2個達到全國標準的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試點縣。
3.茶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支持新建或改造夏秋茶加工生產線,開展發酵茶生產,拓展精深加工,開發多樣化產品,提高茶資源利用水平,豐富陜茶產品結構。
4.茶葉龍頭企業能力提升。重點支持國家級鏈主龍頭企業在茶園生產管理、茶葉加工等產業鏈環節,聯合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生產經營主體,新建或改造夏秋茶加工生產線,開展發酵茶生產,拓展精深加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模式,持續穩定帶動農民增收。
5.陜茶品牌建設與產銷對接。構建完善陜茶區域公用品牌體系,強化陜茶產銷對接、市場渠道拓展,提高陜茶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資金補助對象為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基礎,從事茶產業生產、加工、經營的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及開展參與產業技術科研、推廣等重要環節的有關單位,具體補助對象、主體數量及補助額度由項目縣(市、區)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主體種植生產規模、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綜合生產成本等確定。其中生態茶園建設主體每個補助不超過50萬元;陜茶加工主體每個補助不超過100萬元。
1.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由西鄉縣承擔省級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任務,推進茶葉良種收集、保存、選育,完成1000份以上本土茶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探索茶葉資源開發與利用,補助100萬元。
2.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建設。遴選鎮巴縣、紫陽縣建設符合全國標準的生態低碳茶試點縣,圍繞環境優美、品種優良、土壤健康、設施健全、防控有效、數字賦能“六位一體”組織實施,每縣補助150萬元,由縣級結合實際確定建設內容。
3. 茶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支持商洛市提升加工水平、拓展茶資源綜合利用,開發具有鮮明特色、適應市場需求的茶葉新產品,補助100萬元。
4.茶葉龍頭企業能力提升。支持引導國家級茶葉鏈主龍頭企業完善上中下游利益聯結機制,在良種良法推廣、茶葉倉儲流通、夏秋茶資源開發利用,將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農民群眾深度嵌入茶產業鏈,聚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每個龍頭企業補助100萬元。
5.陜茶品牌建設與產銷對接。補助對象為西安、咸陽、漢中、安康、商洛等茶產業重點覆蓋市。其中茶葉品牌培育補助對象為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持有主體及該品牌覆蓋帶動的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按照《陜西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辦法》(陜農發〔2023〕37號),支持每個品牌補助30萬元。產銷對接活動對各市(區)組織產區行、銷區行的產銷對接活動予以補助。其中,每場產銷對接活動補助不超過50萬元,達成意向簽約合作金額不少于1000萬元。
資金不得采取“壘大戶”的方式補助支持,同一主體不得多頭享受支持內容相近或高度相關的資金補助,承擔市場營銷、省級優勢特色種植業(茶產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與此次支持內容重疊或高度關聯任務的主體不再享受此次省級資金支持。
(三)資金支持環節
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資金重點用于茶樹種質資源的收集、鑒定、保存、試驗、試劑設施等;生態低碳茶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建設資金主要用于低產低效茶園生態化改造、優質品種推廣、種植生產能力提升、生態低碳茶產品開發和認證等;茶資源綜合利用資金主要用于提升加工水平,試驗開發茶葉新產品;茶葉龍頭企業能力提升資金主要用于良種良法推廣與示范種植、生產加工與倉儲設施配置提升、茶葉產品研發與生產建設等;陜茶品牌建設與產銷對接資金主要用于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標準化生產改造與能力提升、品質控制、品牌形象打造、包裝升級、產銷對接等環節。
項目資金不與其他中省資金在相近、高度關聯的環節疊加補助。
三、乳制品產業
(一)建設內容
針對當前奶牛養殖與生產形勢,圍繞《陜西省乳制品產業鏈提升方案》確定重點內容與工作任務,支持奶牛養殖場(戶)穩定奶牛養殖,保障奶業生產,通過優化養殖設施技術,使用節水、節料、節能養殖工藝,更新生產設備、采購優質遺傳物質、建設飼草料生產基地,有效提升裝備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鮮奶成本,守住“不倒奶、不拆場”底線,幫助養殖場(戶)渡過難關。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補助對象為生產經營穩定,信用良好,且三年內未發生重大疫情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奶牛規模養殖場,優先養殖規模、水平較高,支持聯農帶農效益明顯的主體,每個主體補助不超過100萬元。具體補助對象、主體數量及補助額度由項目縣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主體養殖規模、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綜合生產成本等確定。
資金不得采取“壘大戶”的方式補助支持,同一主體不得多頭享受支持內容相近或高度相關的資金補助,承擔省級優勢特色畜牧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與此次支持內容重疊或高度關聯任務的主體不再享受此次省級資金支持。
(三)資金支持環節
1.奶牛養殖設施裝備提升。重點支持飼草料種植、收獲、加工、貯存及養殖設施裝備升級改造,支持與奶畜養殖規模相適應的飼草料收儲,推進飼草料資源本地化開發利用,加強提升標準化水平的擠奶、防疫、質量檢測等配套設施建設,兼顧依靠自有奶源發展乳制品加工試點。
2.應用先進生產技術。重點支持精準飼料營養、選種選配、健康養殖、飼養管理、疫病防控和環境控制等先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促進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與奶畜養殖融合發展,鼓勵通過社會化服務提高生產技術水平。資金重點用于更新生產環節設施設備、購買遺傳物質、種植飼草和采購飼草設備等,原則性不單獨支持新建和擴建。
項目資金不與其他中省資金在相近、高度關聯的環節疊加補助。
四、漁業產業
(一)建設內容
持續漁業綠色發展重點支持稻(藕)漁綜合種養、大鯢苗種繁育能力提升、設施漁業、漁業資源養護、漁業疫病防控監測等內容。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漁業綠色發展重點支持從事漁業的新型經營主體和水產養殖企業等。稻(藕)漁綜合種養按照400元/畝的標準,年繁育能力達到30萬尾大鯢苗種基地每個補助30萬元,設施漁業按照150元/立方米的標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按照500元/平方米予以補助,漁業資源養護點按照每個20萬元,養殖重點縣區疫病防控監測點每個補助10萬元的標準予以補助。不得采取“壘大戶”的方式支持,承擔中省漁業綠色發展等與此次支持內容重疊或高度關聯任務的主體不再享受此次省級資金支持。
(三)資金支持環節
稻(藕)漁綜合種養重點支持田間工程,完善進排水系統,生產環節技術設施提升,病害防治體系建設,防逃收捕設施建設等環節;大鯢苗種繁育基地支持提升主導品種苗種繁育能力,親本培育、親本保種和苗種繁育,完善繁育設施設備建設;設施漁業重點支持陸基圓桶養殖,包括圓桶安置、進排水系統、尾水處理系統、電力系統以及保溫設施等;漁業資源養護點支持槽道、暫養設施設備等養護示范點基礎設施建設。疫病防控監測點支持樣品的購買、采集,樣品的檢測等。
臥濤集團,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發展成為一家業務廣泛的綜合性企業服務機構,總部位于安徽,并在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地設有分公司。集團專注于抖音短視頻與網站關鍵詞的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咨詢,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與商業計劃書編制,以及專利、商標、版權和軟著的申請與代理。臥濤集團憑借專業的團隊、豐富的經驗及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贊譽。展望未來,臥濤集團將繼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高效、全面的服務,助力企業實現持續發展。15855157003 為您解疑答惑!